弦外之音:《龐克的哲學》

翁毛
3 min readAug 25, 2018

--

《龐克的哲學,不只是噪音》1992年第一版書封。

你不信任政治人物,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服務而是管理;你拒絕觀看新聞節目,因為電視裏頭的畫面都經過了篩選與竄改;你不想購買商品,因為民生物資及娛樂不該淪落到大財團來掌控。你排斥體制,試圖從規則外找出恰當的生存姿態,外人用混混、假鬼假怪、憤青和神經病這些字眼來形容你,但你知道自己為何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因為你想活得比任何人都自由。

《龐克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Punk)一書講述的大概就是上述的內容,從大眾最熟知的音樂及服裝,到龐克們自行出版的刊物及發起的社運無一不備。本書對龐克文化不盛行的華語圈讀者並不算友善,只叫得出性手槍這個團體的我們在閱讀的過程或許會被裡面五花八門的人物和事件弄得七葷八素地,看完以後說不定還是覺得那些留著莫西干頭的人行為莫名其妙,但也能確切地體會到本書副標的意涵──它絕對不光是噪音這麼簡單。

二戰縱使結束了它的餘波仍在歐亞區域持續動盪,相對於忙著復甦及鞏固政權的主要交戰地帶,美英兩國有著更多精力去繪製它們心中的理想版圖。凡舉國內產業的轉變,防止亞洲赤化所制定的軍事行動,種族議題的相關法律修正等多項改變都試圖將這兩塊土地轉變成真正的自由國度,思想也是在這時從信仰拓展到了質疑的層面。看似完美的政見出現裂縫,年輕人開始思考替代方案,六零年代時無政府主義逐漸浮起,到了七零年代時龐克一詞正式開始大放異彩。

專業知識是本書給予讀者的見面禮,作者克雷格‧歐哈拉(Craig O’Hara)將龐克一詞從單純的叛逆轉變為有邏輯的文化。無論是舞台上的表演還是走上大街的社運,龐克份子的所有行動都未曾捨棄對社會改革的期望。理解行動後的理念,讀者才能擺脫過去對該族群的刻板印象,而這也是此書最大的價值。

如果我們能從影視娛樂得到啟發與感動,何必繼續甘於時代的潮流?龐克選擇將流行文化轉為生活態度,它所展現的反抗源自於不滿,而這些不滿則化作更美好的願景。四十年前的人們估計這股抗爭勢力不出幾日便會平息,而時間推翻了他們的臆測,這股力量仍在大街小巷持續咆嘯,因為世界永遠值得更上一層樓。

因龐克所誕生的娛樂產業確實有其功效,它滿足了創作者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畢竟人總不能不吃飯,然而商業化是否會導致作品的質變誰也說不清,這項從未停止爭論的議題至今仍無定論。對華語圈的讀者而言《龐克的哲學》無疑是本需要掏錢才能從大公司那到手的產品,存在矛盾的它卻幫助了更多人認識這個幾度被誤解的文化。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或許無力阻擋企業對生活的掌控,但依舊能創作出不被體制受限的作品,本書記載的事蹟是先烈們的傳奇,而日後將由我們繼續傳唱下去。

本文章同步刊載於異端者HERETIC:

--

--